【鱼沉雁渺的词语意思】“鱼沉雁渺”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书信断绝、消息不通的状态。该词源于古代的通信方式,古人常用鱼形的木片传递书信(称为“鱼书”),而雁则作为传递书信的象征(如“鸿雁传书”)。因此,“鱼沉”指书信无法送达,“雁渺”则表示书信无踪,两者结合,形象地表达了人与人之间失去联系、音讯全无的情境。
一、词语解释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鱼沉雁渺 |
拼音 | yú chén yàn miǎo |
释义 | 形容书信断绝,消息不通,多用于表达对远方亲友的思念或失联的无奈 |
出处 | 唐代诗人李商隐《无题》中有“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后世引申为“鱼沉雁渺” |
用法 | 多用于书面语,尤其在文学作品中常见 |
近义词 | 音信全无、杳无音讯、天涯海角 |
反义词 | 鱼书尺素、书信往来、互通有无 |
二、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示例句子 |
表达思念 | “多年未见,他已鱼沉雁渺,不知是否安好。” |
描述失联 | “战争爆发后,亲人之间鱼沉雁渺,令人揪心。” |
文学描写 | “孤灯下,她望着窗外,心中满是鱼沉雁渺的惆怅。” |
三、文化背景
“鱼沉雁渺”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承载了中国古代文化中对信息传递方式的独特理解。在交通不便的年代,人们依赖自然界的动物(如鱼、雁)来传递书信,这种象征性的表达方式也反映了古人对情感交流的重视和对距离的无奈。
四、总结
“鱼沉雁渺”是一个富有诗意的成语,用来形容人与人之间因种种原因失去联系、音讯全无的状态。它不仅具有语言上的美感,还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适用于多种文学和日常表达场景。通过了解其含义和用法,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传统词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