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诲人不倦的意思和造句简单介绍】“诲人不倦”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教导别人时非常耐心、不厌其烦。这个成语出自《论语·述而》:“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意思是:默默地记住所学的东西,学习不感到满足,教导别人不感到疲倦,这对我来说有什么难呢?
在现代汉语中,“诲人不倦”多用于赞美教师或长辈在教育他人时表现出的耐心与责任感。
一、意思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诲人不倦 |
拼音 | huì rén bù juàn |
出处 | 《论语·述而》 |
含义 | 教导别人不感到疲倦,形容非常有耐心地教导他人 |
用法 | 多用于形容教师、长辈等在教育他人时的耐心态度 |
近义词 | 耐心教导、循循善诱、诲尔谆谆 |
反义词 | 厌学弃教、敷衍了事 |
二、造句示例
句子 | 说明 |
他是一位诲人不倦的好老师,学生们都非常尊敬他。 | 表达对老师的敬佩之情 |
老师总是诲人不倦地讲解难题,直到我们完全明白为止。 | 描述老师耐心教学的情景 |
在他的影响下,我也学会了诲人不倦地帮助同学。 | 表达个人受到启发后的行为改变 |
那位老学者一生诲人不倦,培养了许多优秀的学生。 | 突出其教育成就和精神 |
三、使用建议
“诲人不倦”适用于正式或半正式场合,尤其是在评价教师、导师或长辈的教育态度时。在日常口语中,可以适当简化为“耐心教导”或“认真教人”,但若想表达更文雅、更有文化底蕴的语气,使用“诲人不倦”会更加合适。
总之,“诲人不倦”不仅是一种教学态度,更是一种值得尊重的品质。它体现了教育者的责任与爱心,也激励着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保持耐心与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