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江苏语文卷作文】2013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试卷的作文题目是“啄木鸟与玫瑰花”,这是一道寓意深刻的材料作文题。题目以啄木鸟和玫瑰花为意象,引导考生思考生命、价值、美与实用之间的关系。以下是对此题目的分析总结。
一、题目回顾
材料
一只啄木鸟在树上找虫子吃,它发现了一朵美丽的玫瑰花,但玫瑰花没有叶子,只有一片花瓣。啄木鸟问:“你为什么没有叶子?”玫瑰花说:“我只想开花。”啄木鸟说:“没有叶子,你怎么能活下去呢?”玫瑰花沉默了。
要求:
根据上述材料,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二、审题要点
审题要点 | 内容解析 |
材料核心 | 玫瑰花追求美丽,而啄木鸟关注生存;两者代表不同的价值观。 |
意象分析 | 玫瑰象征理想、美感、纯粹;啄木鸟象征现实、实用、生存。 |
哲理思考 | 探讨“美”与“用”的关系,强调平衡的重要性。 |
写作方向 | 可从人生选择、价值取向、理想与现实等方面展开论述。 |
三、写作思路建议
1. 立意角度
- 美与实用并重,缺一不可。
- 追求理想的同时,也要关注现实基础。
- 生命的意义在于平衡,而非极端。
2. 素材参考
- 历史人物:如陶渊明、苏轼等,既追求精神自由,也注重现实生活。
- 文学作品:如《红楼梦》中贾宝玉与林黛玉的对比。
- 现实案例:如艺术家与商人的不同选择。
3. 结构安排
- 引言:引用材料,点明主题。
- 论证:结合古今中外的例子,说明“美”与“用”的辩证关系。
- 结论:总结观点,呼应材料,提出希望或反思。
四、优秀范文示例(简要)
题目:《花开有声,叶落无声》
一朵玫瑰花,只顾绽放,却忽略了叶子的陪伴;一只啄木鸟,只知生存,却不懂欣赏美。生活中,我们常常陷入两难:是追求外在的光鲜,还是注重内在的支撑?
正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他不仅追求自然之美,也过着朴素的生活。苏轼在仕途受挫后,依然保持豁达,他在诗词中寄托情感,在现实中安身立命。他们都在“美”与“用”之间找到了平衡。
人生如同一朵花,既要开出绚丽的花朵,也要拥有坚实的叶片。只有这样,才能在风雨中屹立不倒,在阳光下灿烂绽放。
五、总结
2013年江苏语文卷作文题“啄木鸟与玫瑰花”通过一个富有哲理的寓言,引导考生思考理想与现实、美与实用的关系。写作时应紧扣材料,深入分析,结合自身经历与社会现象,写出有深度、有温度的文章。
项目 | 内容 |
题目 | 啄木鸟与玫瑰花 |
核心寓意 | 美与实用的平衡 |
写作方向 | 议论文为主,可结合记叙 |
审题重点 | 理解材料中的对立与统一 |
写作建议 | 注重逻辑清晰,例子丰富,语言生动 |
通过以上分析,考生可以更好地把握题目内涵,写出符合要求、具有思想深度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