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怒目的词语意思】“金刚怒目”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人神情严厉、目光威猛,带有震慑力。这个词语源于佛教文化,原本是描述佛像中金刚力士的形象,后引申为形容人态度强硬、气势逼人。
一、词语解释
项目 | 内容 |
词性 | 动词/形容词 |
来源 | 源自佛教文化,原指金刚力士的威严形象 |
字面意思 | “金刚”指佛教中的护法神,“怒目”指瞪大眼睛,表情严肃 |
引申意义 | 形容人神情严厉、态度强硬、气势逼人 |
感情色彩 | 中性偏褒义,也可用于贬义(视语境而定) |
二、用法与例句
用法 | 例句 |
描述人物神情 | 他在会议上金刚怒目,让在场的人不敢轻举妄动。 |
形容态度强硬 | 面对不公,他总是金刚怒目,毫不退让。 |
用于文学描写 | 画中人物金刚怒目,仿佛随时会冲出画面。 |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词语 |
近义词 | 威风凛凛、怒目圆睁、气势汹汹 |
反义词 | 温和可亲、眉清目秀、和颜悦色 |
四、使用注意
- “金刚怒目”多用于书面语或正式场合,口语中较少使用。
- 使用时需结合上下文,避免误解为单纯“生气”或“愤怒”。
- 在文学作品中,常用来塑造威严、正义的角色形象。
五、总结
“金刚怒目”是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成语,既体现了佛教文化的象征意义,也广泛应用于现代汉语中,表达一种坚定、威严的态度。理解其含义有助于更准确地运用在写作或日常交流中,提升语言的表现力与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