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身威胁恐吓是什么罪】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有人对他人进行人身威胁或恐吓,这种行为不仅令人不安,还可能构成法律上的犯罪。那么,“人身威胁恐吓”到底属于什么罪?本文将从法律定义、构成要件、相关罪名及处罚等方面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清晰展示。
一、法律定义
“人身威胁恐吓”是指以语言、文字、行为等方式,对他人实施具有侵害人身安全的威胁行为,使对方产生心理恐惧或不安,可能影响其正常生活或工作。该行为虽未直接造成身体伤害,但已构成对他人人身权利的侵犯。
二、构成要件
1. 主观方面:行为人具有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对他人造成威胁或恐吓。
2. 客观方面:存在明确的威胁或恐吓行为,如言语威胁、发送恐吓信息、跟踪等。
3. 对象特定:威胁的对象是具体的人,而非泛指或不特定群体。
4. 后果严重性:虽然未造成实际伤害,但足以引起被害人的心理恐慌或严重影响其生活。
三、相关法律罪名
| 罪名名称 | 法律依据 | 行为特征 | 处罚方式 |
| 寻衅滋事罪 | 《刑法》第293条 | 在公共场所无事生非、起哄闹事,或随意殴打、辱骂他人,造成社会秩序混乱。 | 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
| 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罪 |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2条 | 对他人进行威胁、恐吓,情节较轻的。 | 可处五日以下拘留或五百元以下罚款 |
| 故意伤害罪 | 《刑法》第234条 | 使用暴力手段伤害他人身体,造成轻伤以上后果。 | 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 |
| 侮辱罪 | 《刑法》第246条 | 以暴力或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情节严重的。 | 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 |
四、总结
“人身威胁恐吓”虽然在某些情况下不构成刑事犯罪,但如果情节严重,仍可能被认定为“寻衅滋事”“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等违法行为,甚至可能构成“侮辱罪”或“故意伤害罪”。对于受害者而言,及时保留证据并报警处理是非常重要的。
附:常见问题解答
| 问 | 答 |
| 被人发短信威胁算不算犯罪? | 如果内容涉及人身威胁,且情节严重,可能构成违法。 |
| 如何证明威胁行为? | 保留短信、录音、聊天记录等电子证据,必要时报警。 |
| 威胁恐吓是否需要赔偿? | 若造成精神损害,可依法要求民事赔偿。 |
总之,“人身威胁恐吓”并非小事,它可能对受害者的心理和生活造成深远影响。在面对此类行为时,应积极维权,依法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