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俭示康原文及翻译】一、
《训俭示康》是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司马光所著的一篇家训文章,旨在教育子孙后代要崇尚节俭、反对奢侈。文章通过列举历史人物和自身经历,强调节俭的重要性,并指出奢侈浪费的危害。全文语言朴实,寓意深远,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将对《训俭示康》的原文进行整理,并附上对应的白话翻译,便于理解与学习。
二、原文及翻译对照表
原文 | 白话翻译 |
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 | 我原本出身于清贫之家,世代都以清正廉洁为家风。 |
平生衣取蔽体,食取充腹;亦不敢服华靡。 | 我一生穿衣只求遮身,吃饭只求饱腹;也不敢穿华丽奢侈的衣服。 |
今虽暂得,未敢忽也。 | 现在虽然暂时有所获得,但也不敢轻视节俭。 |
大夫之子,多骄奢,鲜能自立。 | 官宦子弟大多骄横奢侈,很少能自立自强。 |
汝曹若欲学此,则可矣。 | 如果你们想学这种作风,那就可以这样做。 |
但须知节俭,不可妄费。 | 但必须知道节俭,不能随意浪费。 |
勿效他人,贪图享乐。 | 不要效仿别人,贪图享乐。 |
俭则足用,俭则寡求,俭则可以养德。 | 节俭就能满足需求,节俭就能减少欲望,节俭可以培养品德。 |
若奢,则不足用,贪多而不得,心劳而神疲。 | 如果奢侈,就会不够用,贪多却得不到,内心劳累,精神疲惫。 |
人之常情,莫不欲富,然富贵者多骄,骄则失礼,失礼则人不亲。 | 人们通常都想富裕,但富贵的人往往骄傲,骄傲就会失礼,失礼就没人亲近。 |
三、文章要点总结
1. 强调节俭的重要性:作者从自身出发,说明节俭不仅是生活所需,更是道德修养的重要体现。
2. 批判奢侈风气:指出官宦子弟容易骄奢,缺乏自立能力,警示后人不要沉迷享乐。
3. 提出具体要求:要求子孙后代做到“知节俭、不妄费、不效奢”,并指出奢侈带来的危害。
4. 联系现实意义:虽然文章写于古代,但其思想对现代社会仍有指导意义,尤其在物质丰富的今天,更应提倡节俭美德。
四、结语
《训俭示康》不仅是一篇家训文,更是一部关于人生观与价值观的教育文本。它提醒我们,在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不应忘记节俭的美德。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节俭始终是值得传承的优良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