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得西山宴游记翻译】一、
《始得西山宴游记》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所作的一篇散文,属于“永州八记”之一。文章通过描写作者在永州游览西山的过程,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境遇的感慨。
文章开头叙述了作者在永州的孤独与苦闷,接着写他偶然发现西山,并决定登临游览。在游览过程中,他感受到西山的壮丽和大自然的广阔,心灵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宁静与豁达。最后,他感叹自己虽身处困境,却能在山水之间找到慰藉,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寄情山水的情怀。
这篇文章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柳宗元山水游记中的代表作之一。
二、翻译与原文对照表
原文 | 翻译 |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 | 自从我成为罪人,居住在这个州里,常常感到忧惧不安。 |
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 在空闲的时候,就慢慢行走,随意游玩。 |
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 | 每天和同伴登上高山,进入深林,走到曲折的溪流尽头,幽静的泉水和奇异的石头,没有不到的地方。 |
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 | 到了地方就拨开草坐下,倒出壶中的酒喝醉。 |
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 | 醉了就互相枕着躺下,睡着后做梦。 |
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 心中所想达到的地方,梦境也跟着去。 |
觉而起,起而归。 | 觉醒后起来,起来后回去。 |
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 我以为凡是这个州中有奇特景色的地方,我都已经游览过了,却不知道西山的奇异之处。 |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 |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我坐在法华寺西边的亭子里,看到西山,才觉得它与众不同。 |
遂命仆人辇来,至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 | 于是叫仆人用车拉我过去,到了之后又拨开草坐下,倒出壶中的酒喝醉。 |
醉而忘归,几忘身之所有,不知天之高,地之厚。 | 醉得忘记了回去,几乎忘记了自己身体的存在,不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厚。 |
始觉而惊,恍然曰:“此岂古所谓‘混沌’者邪?天地之大,曾不能容一芥。” | 开始清醒后感到惊讶,恍然大悟地说:“这难道就是古人所说的‘混沌’吗?天地如此广大,竟然连一粒草芥都容不下。” |
吾心忽动,若有所悟,遂与山灵共语,而不知其言之何也。 | 我的心突然震动,好像有所领悟,于是和山神交谈,却不知道自己说了些什么。 |
因而叹曰:“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 因此感叹道:“世上奇妙、壮观、非凡的景象,往往存在于险峻遥远的地方,而人们很少到达那里,所以不是有志向的人是无法到达的。” |
今吾与子,既已至此,安能不乐? | 如今我和你已经到了这里,怎么能不快乐呢? |
三、结语
《始得西山宴游记》不仅是一篇写景散文,更是一篇抒发情感、表达哲思的作品。通过描写西山的壮美,柳宗元展现了自己在逆境中寻找精神寄托的智慧与豁达。文章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值得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