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无旁贷是什么意思】“责无旁贷”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表达一个人对某项任务或责任的承担态度。它强调的是责任感和使命感,表示自己必须承担起某种责任,没有推卸的余地。
一、成语释义
词语 | 责无旁贷 |
拼音 | zé wú páng dài |
出处 | 《左传·僖公十五年》:“今吾与子有此,虽未能共其事,然责无旁贷。” |
含义 | 自己应尽的责任,不能推卸给他人。 |
用法 | 通常用于描述某人对职责、义务或使命的坚定承担。 |
近义词 | 义不容辞、责在肩上、任重道远 |
反义词 | 推诿塞责、避重就轻、推卸责任 |
二、成语解析
“责”指的是责任、义务;“无旁贷”意思是没有可以推让的。合起来就是:自己的责任,不能推给别人。这个成语强调的是个人对自身职责的明确认知和主动承担。
在日常生活中,“责无旁贷”常用于以下几种情境:
- 工作场景:如领导布置任务后,员工表示“我责无旁贷,一定完成好”。
- 家庭责任:如父母对孩子说:“照顾好孩子是你的责任,责无旁贷。”
- 社会义务:如志愿者参与公益活动时,常说“这是我的责任,责无旁贷”。
三、使用注意事项
1. 语气庄重:该成语多用于正式场合或书面语中,不宜用于随意的口语表达。
2. 适用对象:适用于个人或组织对自己职责的明确表态。
3. 避免滥用:不可随意用来形容所有责任,否则会削弱其严肃性。
四、总结
“责无旁贷”是一个体现责任感和担当精神的成语,强调个人对自身职责的不可推卸性。在现代社会中,这种精神尤为重要,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都能体现出一个人的成熟与可靠。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责无旁贷 |
含义 | 自己应尽的责任,不能推卸 |
用法 | 表达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
适用场合 | 正式场合、书面语、责任感表达 |
注意事项 | 语气庄重,避免滥用 |
通过了解“责无旁贷”的含义与用法,我们可以在实际生活中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成语,提升自身的责任感与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