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原文及翻译】一、文章总结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是唐代诗人柳宗元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作者在登临柳州城楼时,对远在漳州、汀州的友人深切的思念之情。全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柳宗元在贬谪期间的孤寂与忧思。
本篇文章将通过原文、翻译以及对比分析的形式,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内容和情感内涵。
二、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原文 | 翻译 |
城上高楼接大荒,江涛欲卷山为墙。 | 城楼上高耸入云,连接着广阔的荒野,江水汹涌如要卷起山峦作为屏障。 |
雪岭无尘天自远,风沙有路客来长。 | 雪山没有尘埃,天空显得格外辽远;风沙之中,有路可通,行人不断前来。 |
谁知万里同清景,独倚危栏望故乡。 | 谁知道这万里之外的美景,我却独自倚着高栏,遥望故乡。 |
漳汀瘴疠非吾地,瘴气弥漫,远离故土。 | 漳州与汀州之地,气候湿热,瘴气弥漫,不是我久留之地。 |
> 注: 本诗实际原文为:
>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
> 城上高楼接大荒,江涛欲卷山为墙。
> 雪岭无尘天自远,风沙有路客来长。
> 谁知万里同清景,独倚危栏望故乡。
> 漳汀瘴疠非吾地,瘴气弥漫,远离故土。
(注:后两句“漳汀瘴疠非吾地……”为现代补充句,原诗并无此内容)
三、诗歌赏析
柳宗元在被贬至柳州期间,身处边远之地,内心孤独而苦闷。他登上城楼,面对壮阔的自然景象,思绪万千,怀念远方的朋友。诗中“独倚危栏望故乡”一句,深刻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与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反衬出诗人内心的凄凉与孤寂,体现了柳宗元在逆境中的坚韧与情怀。
四、结语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不仅是一首写景抒情的佳作,更是一幅展现诗人精神世界的真实画卷。它让我们看到,在艰难困苦中,依然可以保持对生活的热爱与对亲友的牵挂。
通过本文的解析,希望能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这首诗的内涵与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