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举目张的故事和含义简短】“纲举目张”是一个源自古代的成语,常用于形容做事有条理、抓住关键,从而带动整体。这个成语不仅在古代文献中出现,也在现代生活中被广泛使用。
一、故事来源
“纲举目张”最早出自《荀子·儒效》:“法先王,统礼义,一制度,以持其身,此儒者之学也。”后来在《汉书·东方朔传》中也有类似表述:“夫绳之为道,能纠邪而正直;纲之为道,能举其目而张其体。”这里的“纲”指的是渔网的总绳,“目”是网眼。当提起总绳时,所有的网眼都会自然张开,比喻抓住主要问题,其他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二、含义解释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纲举目张 |
拼音 | gāng jǔ mù zhāng |
出处 | 《汉书·东方朔传》、《荀子·儒效》等 |
本义 | 提起渔网的总绳,网眼自然张开 |
引申义 | 抓住关键,带动全局;做事有条理、有重点 |
使用场景 | 用于描述管理、工作、学习等需要抓重点的情况 |
三、现代应用
在现代生活中,“纲举目张”常用于:
- 企业管理:通过制定核心战略,带动各部门协同发展;
- 学习方法:掌握基础知识后,其他内容更容易理解和记忆;
- 生活管理:抓住生活的重点,提高效率,减少无效努力。
四、总结
“纲举目张”不仅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更是一种智慧的思维方式。它强调了在处理复杂问题时,应善于抓住关键点,从而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无论是个人成长还是组织管理,这一理念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如需进一步探讨该成语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可继续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