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风向 > 严选问答 >

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2025-09-28 18:31:53

问题描述:

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跪求万能的知友,帮我看看!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28 18:31:53

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这句话源自西汉时期名将陈汤的奏疏,原意是说,凡是侵犯汉朝的敌人,即使他们逃到再远的地方,也一定要追杀到底。这句话不仅体现了汉朝对外敌的强硬态度,也成为了后世中华儿女捍卫国家尊严、维护民族利益的精神象征。

一、历史背景

陈汤是西汉时期的军事将领,曾参与对匈奴的战争。在一次战役中,他与甘延寿一起出使西域,成功击败了北匈奴的郅支单于。战后,他在给汉元帝的奏疏中写道:“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这句话后来被广泛传颂,成为中华民族反抗侵略、维护主权的重要精神口号。

二、含义解析

项目 内容
字面意思 凡是触犯强大汉朝的人,即使逃到很远的地方,也会被追杀。
深层含义 表达了对国家尊严的捍卫,以及对敌人的坚决打击态度。
文化意义 成为中华民族不屈不挠、敢于斗争精神的象征。
现代应用 常用于强调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定立场。

三、现实意义

在当今国际社会,“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虽然不再直接用于军事行动,但其精神内核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国家主权不容侵犯:任何国家或势力若挑战中国的核心利益,都会面临坚决反制。

- 维护国家安全:面对外部威胁,中国始终秉持“以实力说话”的原则。

- 民族自信心的体现:这句话激励人们在面对困难时保持坚韧不拔的意志。

四、总结

“犯强汉者虽远必诛”不仅仅是一句历史名言,更是一种精神力量。它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也代表着现代中国维护国家利益的决心。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这种捍卫国家尊严、不畏强权的精神,依然是我们前行的动力。

表格总结:

项目 内容
出处 西汉陈汤《汉书·陈汤传》
原意 对侵犯汉朝的敌人,即使远在千里也要追杀。
文化价值 中华民族不屈精神的象征
现代意义 强调国家主权、安全与尊严
使用场景 历史教育、爱国主义宣传、外交表态等

如需进一步探讨此语句在当代的应用或相关历史人物,欢迎继续提问。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