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黄腾达中飞黄指什么】“飞黄腾达”是一个常见的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迅速获得成功、地位提升。但很多人对这个成语的来源和含义并不完全清楚,尤其是其中“飞黄”一词的具体所指。
一、
“飞黄腾达”出自《楚辞·九章·涉江》:“乘舲船余上沅兮,齐吴榜以击汰。船容与而不进兮,淹回水而凝滞。朝发枉渚兮,夕宿辰阳。……驾蹇驴以负柴兮,无以为食。”后来在《汉书·东方朔传》中也有相关记载。不过,“飞黄”最初并不是用来形容人的成功,而是指一种传说中的神马。
“飞黄”是一种古代神话中的骏马,据说这种马能日行万里,速度极快,象征着快速升迁和成功。因此,“飞黄腾达”原意是“乘坐飞黄马,一路高升”,后引申为仕途顺利、飞黄腾达。
二、表格说明
词语 | 含义 | 来源 | 引申意义 |
飞黄 | 神话中的一种骏马,象征快速和力量 | 《楚辞》《汉书》等古籍 | 象征快速升迁、成功 |
腾达 | 升腾显达,地位上升 | 古代常用语 | 指事业或官职迅速发展 |
飞黄腾达 | 原意为“骑飞黄马,一路高升” | 成语典故 | 现指人迅速获得成功和地位 |
三、延伸理解
虽然“飞黄腾达”现在多用于形容人仕途顺利,但在古代,它更多是一种象征性的表达,强调的是“快”和“高”。这与当时的社会价值观有关,人们重视功名利禄,追求仕途上的迅速晋升。
此外,这一成语也提醒我们,成功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积累和努力,就像“飞黄”虽快,也需要有驾驭者才能达到目的地。
四、结语
“飞黄腾达”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文化符号,承载着古人对成功的向往与追求。了解其背后的文化内涵,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汉语成语的丰富性与历史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