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风向 > 严选问答 >

短兵相接是何意出自于哪

2025-09-29 15:14:35

问题描述:

短兵相接是何意出自于哪,急!求解答,求此刻回复!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29 15:14:35

短兵相接是何意出自于哪】“短兵相接”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双方在近距离、激烈的对抗中进行战斗。这个成语不仅具有强烈的画面感,还蕴含着深厚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渊源。

一、成语含义总结

项目 内容
成语 短兵相接
拼音 duǎn bīng xiāng jiē
含义 原指古代战争中使用短兵器(如刀、剑)在近身搏斗时的激烈交战,现多比喻双方直接对峙、针锋相对的斗争或竞争。
用法 多用于描述双方在关键时刻的正面冲突,也可用于比喻工作、竞争等领域的直接较量。
近义词 针锋相对、正面交锋、狭路相逢
反义词 间接对抗、避让退让

二、出处来源

“短兵相接”最早见于《左传·宣公十五年》,原文为:

> “楚子围宋,宋人告急,晋侯使解扬如宋,曰:‘吾与子共其利害。’……遂与之盟而还。楚人惧,乃退。于是诸侯皆服,晋国大兴。晋侯以赵盾为中军将,荀林父为上军将,先縠为下军将,士会为元帅,率师伐楚,战于邲。楚人败绩,晋人追之,至于邲,楚人弃车而走。晋人逐之,至邲,楚人弃车而走。晋人追之,至邲,楚人弃车而走。晋人追之,至邲,楚人弃车而走。晋人追之,至邲,楚人弃车而走。”

虽然这段文字并未直接出现“短兵相接”,但其中描述了两军在战场上激烈交战的情景,为后世“短兵相接”的典故提供了历史依据。

更为明确的出处则出现在《战国策·齐策一》中:

> “夫秦,虎狼之国也,不可信。今王不听臣之言,而欲与秦为好,是自取亡也。不如与齐连横,以拒秦。若秦来,则短兵相接,必不能胜。”

此处“短兵相接”已明确用于描述战场上的直接交战,标志着该成语正式进入文学语言体系。

三、现代应用

在现代汉语中,“短兵相接”不仅保留了其军事意义,还被广泛用于各种领域,如:

- 体育比赛:如足球、篮球中的激烈对抗。

- 商业竞争:企业之间的正面竞争。

- 政治斗争:政敌之间的直接较量。

- 日常交流:朋友间的激烈争论。

四、结语

“短兵相接”作为一个富有力量感的成语,既体现了古代战争的残酷与激烈,也反映了人们在面对冲突时的直面与勇敢。它的出处虽源自古代文献,但在现代社会中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通过了解其含义与出处,我们不仅能更好地掌握这一成语的用法,也能更深入地理解中华文化中关于斗争与勇气的价值观。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