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泻千里是什么意思啊】“一泻千里”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水流迅速、奔腾不息的样子。它原本是自然景象的描写,后来被引申为比喻事情发展非常迅速、势头不可阻挡,也可以用来形容情绪或事物的快速扩散。
一、成语释义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一泻千里 |
拼音 | yī xiè qiān lǐ |
出处 | 《后汉书·马援传》:“其锋不可当,如决江河,一泻千里。” |
本义 | 形容水流急速、奔腾而下,气势磅礴 |
引申义 | 1. 比喻事情发展迅速、势不可挡 2. 也可形容情绪或事物迅速扩散 |
用法 | 多用于书面语,常用于描述趋势、发展、情感等 |
近义词 | 一往无前、势如破竹、一气呵成 |
反义词 | 原地踏步、缓慢前行、停滞不前 |
二、使用场景举例
- 自然描写:
“山间的小溪从高处奔流而下,一泻千里,让人惊叹大自然的壮丽。”
- 事业/发展:
“这家公司的发展速度非常快,可以说是‘一泻千里’,短短几年就成为行业龙头。”
- 情绪表达:
“他看到消息后情绪崩溃,一泻千里,再也控制不住自己。”
三、注意事项
虽然“一泻千里”有积极的一面,但在某些语境中也可能带有负面含义,比如表示事情失控、情绪失控等。因此,在使用时要根据具体情境判断是否合适。
四、总结
“一泻千里”不仅是一个生动的自然描写,更是一个富有哲理的成语,提醒我们在面对事物发展时,既要欣赏其势不可挡的力量,也要注意把握节奏与方向,避免盲目推进带来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