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为有效控制和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保障环境空气质量,我国制定了《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该标准对各类工业污染源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排放限值进行了明确规定,是环境保护管理的重要依据。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工业企业的废气排放管理,涵盖钢铁、化工、电力、水泥、造纸等多个行业。通过对不同行业的污染物种类、排放浓度及总量进行规范,有助于推动企业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实现绿色发展目标。
以下是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展示部分重点行业污染物排放限值:
行业类别 | 污染物种类 | 排放限值(单位:mg/m³) | 标准来源 | 备注 |
钢铁工业 | 烟尘 | ≤30 | GB 16157-1996 | 适用于烧结、炼铁等工序 |
化工行业 | 苯系物 | ≤20 | GB 16157-1996 | 适用于有机废气排放 |
电力行业 | 二氧化硫 | ≤50 | GB 13223-2011 | 燃煤电厂执行 |
水泥行业 | 粉尘 | ≤30 | GB 4915-2013 | 适用于窑尾排放 |
造纸行业 | 氮氧化物 | ≤150 | GB 3548-2018 | 适用于制浆废水处理设施 |
此外,标准还明确了不同区域的排放要求,如重点区域执行更严格的限值,鼓励企业采用先进的污染治理技术,如脱硫、脱硝、除尘设备等,以实现达标排放。
总体来看,《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不仅是环保执法的重要依据,也是推动企业转型升级、提升环境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通过严格执行标准,可以有效减少大气污染,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