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滥觞作何解】“滥觞”是一个较为文言的词语,常出现在古文或文学作品中。它字面意思是“泛滥的酒杯”,但引申义却丰富得多。在现代汉语中,“滥觞”常用来形容事物的起源、开端,尤其是指某种现象或潮流的最初阶段。本文将从字义、引申义、用法及例句等方面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呈现。
一、字义解析
- 滥:本义为“过度、超出”,如“滥用”、“泛滥”。
- 觞:古代饮酒的器皿,类似杯子。
- 合起来:“滥觞”原意是“酒杯中酒水泛滥”,引申为“开始、起始”。
二、引申义与用法
1. 表示事物的起源
如“文化滥觞于远古”,意为文化起源于远古时期。
2. 比喻某种现象的初现
如“互联网滥觞于上世纪末”,说明互联网的初步发展始于上世纪末。
3. 带有轻微贬义
有时也用于批评某种现象刚刚出现,尚未成熟或规范,如“不良风气滥觞于基层”。
三、常见搭配与例句
搭配 | 释义 | 例句 |
文化滥觞 | 文化的起源 | 中国诗歌滥觞于《诗经》。 |
思想滥觞 | 思想的萌芽 | 儒家思想滥觞于春秋战国。 |
流弊滥觞 | 不良风气的初现 | 这种做法已成流弊滥觞,需及时制止。 |
事业滥觞 | 事业的起步 | 他创业的滥觞期非常艰难。 |
四、总结
“滥觞”作为文言词汇,虽不常见于日常口语,但在文学、历史、学术等语境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表示事物的起点,还隐含着对初始阶段的观察与评价。使用时需结合上下文,避免误解其含义。
表:滥觞词义与用法总结表
项目 | 内容 |
字面意义 | 酒杯中酒水泛滥 |
引申义 | 起源、开端、初现 |
使用场合 | 文学、历史、学术等正式语境 |
词性 | 名词、动词(较少) |
常见搭配 | 文化滥觞、思想滥觞、流弊滥觞等 |
注意事项 | 需结合语境理解,部分场合有轻微贬义 |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滥觞”虽然字面简单,但内涵丰富,是一种富有文化底蕴的表达方式。在写作中适当使用,能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