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疮名词解释】压疮,又称压力性溃疡或褥疮,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导致血液循环障碍,进而引起皮肤及皮下组织的缺血、坏死和溃疡的一种常见并发症。压疮多发生在长期卧床、行动不便或坐轮椅的患者身上,尤其是骨突部位,如骶尾部、髋部、足跟、肩胛骨等。
压疮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压力、剪切力、摩擦力、潮湿、营养状况、年龄、疾病状态等。根据其严重程度,压疮可分为四个阶段,从轻度的皮肤红肿到深部组织的坏死,甚至可能引发感染、败血症等严重后果。
压疮分级说明()
1. Ⅰ期压疮:皮肤完整,但出现红斑,按压后不褪色,局部有疼痛或灼热感。
2. Ⅱ期压疮:表皮和真皮部分受损,表现为水疱、浅表溃疡或糜烂。
3. Ⅲ期压疮:全层皮肤损伤,形成较深的溃疡,可能涉及皮下脂肪,但未累及肌肉或骨骼。
4. Ⅳ期压疮:严重损伤,涉及肌肉、骨骼、肌腱或关节,常伴有坏死组织和感染。
此外,还有不可分期压疮和可疑深部组织损伤两种特殊类型,需结合临床评估进行判断。
压疮分类与特点对照表
| 分级 | 皮肤状态 | 损伤深度 | 症状表现 | 处理方式 | 
| Ⅰ期 | 完整 | 浅表 | 红斑、压之不退、疼痛 | 减压、保持清洁、避免摩擦 | 
| Ⅱ期 | 部分破损 | 表皮及真皮 | 水疱、溃疡、糜烂 | 清创、抗感染、保护创面 | 
| Ⅲ期 | 全层破损 | 皮下脂肪 | 深溃疡、可见脂肪 | 彻底清创、控制感染、促进愈合 | 
| Ⅳ期 | 严重破损 | 肌肉/骨骼 | 坏死、感染、恶臭 | 专业处理、手术干预、支持治疗 | 
| 不可分期 | 完整或破损 | 深部组织 | 创面覆盖坏死组织 | 评估后决定是否清创 | 
| 可疑深部组织损伤 | 完整或破损 | 深部组织 | 皮肤变色、温度变化 | 观察、减压、防止恶化 | 
总结:压疮是一种常见的护理问题,预防比治疗更重要。通过定期翻身、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改善营养状况以及合理使用减压设备,可以有效降低压疮的发生风险。对于已发生压疮的患者,应根据病情分级采取相应的护理和治疗措施,以促进伤口愈合,减少并发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