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雕玉琢成语介绍】“冰雕玉琢”是一个富有诗意的成语,常用来形容人的品德高尚、气质清雅,或事物精美绝伦、晶莹剔透。该成语源自古代文人对自然与人文的审美追求,具有浓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在现代汉语中,“冰雕玉琢”多用于赞美人物的高洁品格或艺术品的精巧细腻。它不仅体现了古人对美的追求,也反映了中华文化中“以物喻人”的表达方式。
成语详解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冰雕玉琢 |
拼音 | bīng diāo yù zhuó |
出处 | 出自《红楼梦》等古典文学作品,具体出处尚无明确记载,但常见于古代诗词与散文中。 |
字面意思 | 冰雕和玉琢,比喻精细加工、精心修饰。 |
引申义 | 比喻人的品德高尚、气质清雅;也可形容事物精致、完美。 |
使用场景 | 多用于赞美人物、艺术品或自然景色的精美与高雅。 |
近义词 | 玉树临风、冰清玉洁、出类拔萃 |
反义词 | 庸俗不堪、粗制滥造、平庸无奇 |
语法结构 | 联合式成语,由两个并列的动宾结构组成。 |
感情色彩 | 褒义词,带有赞美和欣赏的意味。 |
文化背景与应用
“冰雕玉琢”这一成语源于古代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同时也承载了儒家文化中对“君子”品德的推崇。在传统文化中,玉被视为君子的象征,而冰则代表纯洁与坚韧。两者结合,寓意着一种理想的人格状态——既如玉般温润有德,又如冰般纯净无瑕。
在现代语境中,这一成语常被用于文学创作、艺术评论以及人物描写中,用以突出人物的高雅气质或作品的艺术价值。例如,在描写一位才女时,可以用“她举止优雅,犹如冰雕玉琢,令人赞叹不已”。
小结
“冰雕玉琢”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它融合了自然之美与人文精神,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美”的深刻理解。无论是用于文学描写,还是日常交流,这个成语都能为语言增添一份典雅与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