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皮铁骨名词解释】“铜皮铁骨”是一个汉语成语,原意是指像铜一样坚硬的皮肤、像铁一样结实的骨骼,常用来形容人的身体非常强壮、体格健壮。在现代语境中,这一词语也常被引申为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象征着面对困难时的顽强意志和坚定信念。
一、基本释义
项目 | 内容 |
中文名称 | 铜皮铁骨 |
拼音 | tóng pí tiě gǔ |
词性 | 形容词/成语 |
含义 | 原指身体强壮;现多用于比喻意志坚强、不屈不挠的精神状态 |
出处 | 无明确出处,常见于民间语言和文学作品中 |
二、引申含义与使用场景
“铜皮铁骨”不仅用于描述人的体格强健,还常用于形容人在面对压力、挑战或逆境时所表现出的坚韧与毅力。例如:
- 在体育比赛中,运动员展现出的顽强拼搏精神被称为“铜皮铁骨”;
- 在工作中,面对高强度任务仍能坚持到底的人也被称赞为“铜皮铁骨”。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别 | 词语 |
近义词 | 身强力壮、百折不挠、坚不可摧 |
反义词 | 软弱无力、体弱多病、意志薄弱 |
四、总结
“铜皮铁骨”是一个富有力量感的成语,既可用于描述人的体魄强壮,也可用于赞扬人的精神坚韧。它在日常交流和文学表达中都具有较强的感染力,是中华文化中强调“刚强”与“毅力”的典型体现。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不仅了解了“铜皮铁骨”的字面意思,也对其深层的文化内涵有了更全面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