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彻的资料简介】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56年-公元前87年),西汉第七位皇帝,汉景帝刘启之子,母亲王娡。他在位期间(公元前141年-公元前87年),是中国历史上极为重要的时期之一,不仅在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有深远影响,还奠定了汉朝强盛的基础。
刘彻自幼聪慧,早年便展现出非凡的才能。他即位后,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如推行“推恩令”削弱诸侯势力、设立察举制选拔人才、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开拓丝绸之路等。同时,他也重用卫青、霍去病等名将,多次击败匈奴,巩固了边疆安全。
此外,刘彻崇尚儒学,尊崇董仲舒,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为后世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奠定了基础。然而,晚年因巫蛊之祸引发宫廷动荡,导致太子刘据自杀,史称“巫蛊之祸”。
刘彻生平简要表
项目 | 内容 |
本名 | 刘彻 |
生卒年 | 公元前156年-公元前87年 |
在位时间 | 公元前141年-公元前87年 |
谥号 | 孝武皇帝 |
母亲 | 王娡 |
父亲 | 汉景帝刘启 |
继承人 | 刘弗陵(汉昭帝) |
主要功绩 | 推恩令、开疆拓土、独尊儒术、派遣张骞通西域 |
重要事件 | 巫蛊之祸、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 |
历史评价 | 开创汉朝盛世,但晚年多疑,导致宫廷动荡 |
刘彻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既有文治武功的辉煌,也有晚年失政的遗憾。他的统治不仅巩固了汉朝的中央集权,也为中国历史的发展留下了深刻印记。